主将的选取是队伍构建的核心,需优先考虑武将的主将技能和战场定位。主将技能仅在主将位置生效,例如曹操的乱世奸雄在主将时可额外为副将回血,而副将技能则需在副将位置触发。主将的胜负直接决定战斗结果,即使副将存活,主将阵亡也会判定失败。因此主将需具备高生存能力或爆发输出,同时注意敌方是否有针对主将的技能。适性等级(S/A/B/C)和兵种克制关系也需纳入考量,确保主将能发挥最大战力。
副将的选取需围绕主将展开,侧重功能互补与战术协同。副将通常承担辅助、控制或次级输出职责,例如带有锋矢、八门等增益主将战法的武将优先配置。副将的兵种适性应与主将一致或形成互补链,避免因兵种克制导致整体劣势。部分武将如郭嘉拥有保护主将的战法,可有效降低主将被集火风险。副将的统御值不宜过高,否则可能影响队伍整体统御分配。
主将默认位于队伍最后方,攻击距离最远;副将则根据战法触发顺序排列,通常控制类副将优先出手。两个副将位置无本质区别,但战法释放顺序可能影响连招效果。需注意先攻、速度属性及统御值差异会改变出手和受击顺序,例如暗藏玄机战法专门攻击主将,需针对性调整站位。
同阵营武将组合可激活10%全属性加成,而特定武将组合(如桃园结义)能触发额外缘分效果。主副将的阵营选择需平衡属性增益与技能联动,例如群雄武将董卓作为主将时需搭配减伤副将以抵消其第五回合的无差别AOE伤害。潜龙阵等特殊战法则要求三名武将阵营不同,主将获得属性提升但输出降低,副将需弥补伤害缺口。
实战中需根据版本环境和对手阵容动态调整。面对高爆发队伍时,主将可选择高统率武将并搭配减伤副将;对抗控制体系时,副将可携带净化或洞察类战法。开荒期优先选择低统御值的主副将组合,后期则侧重技能联动与兵种压制。定期分析战报可优化主副将的兵书、加点等细节,例如主将速度需快过敌方核心输出以避免被先手压制。
主将优先升级和进阶,战法等级应集中提升核心技能;副将的资源投入可侧重功能性战法。动态头像等外观系统虽不影响战力,但可通过消耗同阵营武将解锁,为阵容搭配提供额外目标。赛季更替时,需重新评估主副将的强度变化,例如新武将或战法可能改变原有搭配逻辑。





